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華為的一項鋰電池專利申請獲得通過。華為今年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不僅在電池方面有大發(fā)展,且又與寧德時代和長安汽車聯合打造新型高端智能汽車。通過這一系列的舉動我們不難看出,華為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興趣之濃厚。
而今日,長安汽車相關工作人員透露,三家企業(yè)聯合打造的智能汽車車型內部代號或為“E11”,將會是一款中型純電SUV。
01 鋰電新技術,扣式電池解決兩大難題
該專利的名字為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導電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電極極片及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據了解,該電池采用的是石墨烯作為導電材料。
而此次專利更為亮眼的是華為使用了兩種粘合劑,第一粘合劑占比 20%~50%,第二種粘合劑采用聚丙烯酸和聚酰亞胺等材料,通過化學鍵與第一種粘合劑結合。
利用這兩種粘合劑是為了束縛電池負極材料中的硅顆粒,防止硅在循環(huán)過程中雖然會膨脹,但不會像以往一樣脫落從而導致電池壽命迅速衰減的情況出現。因為當硅顆粒膨脹時,包裹它的粘合劑也會隨之伸展;當硅顆粒收縮時,粘合劑會隨之收縮纏繞。
擁有石墨烯和新型粘合劑的新型鋰電池,可以解決電池循環(huán)壽命和電池容量密度這兩大難題。
在華為送往專利申請的兩例電池中,他們在進行50次循環(huán)后,容量保持率分別高達90%和92%,放電效率分別為97%和98%。
02 推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為踏足汽車行業(yè)鋪路
10月30日,在華為Mate40系列中國區(qū)發(fā)布會上,華為還發(fā)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Car”。
HUAWEI HiCar 開放平臺架構
據官方介紹,“HiCar”是全棧智能解決方案,幫助廠商快速開發(fā)智能汽車其中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云以及激光雷達等配套部件。
HiCar將移動設備和汽車連接起來,利用汽車和移動設備的強屬性以及多設備互聯能力,在手機和汽車之間建立管道,把手機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
而此前9月10日的華為開發(fā)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yè)務CEO余承東透露出,HUAWEI HiCar已經與超過20家汽車制造商、150多款車型進行了合作。
在12月25日,比亞迪也宣布了與華為HiCar達成了合作,比亞迪DiLink與HUAWEI HiCar將攜手創(chuàng)造更多出行可能。
由此可見,華為的號召力、感召力以及華為技術有多強大。
03 踏入汽車行業(yè),實現版圖擴張
11月14日,長安汽車正式宣布,將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聯合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此次公布標志著華為正式踏入汽車領域。
而后華為宣布其并不是要“造車”,而是為合作企業(yè)提供高新技術支持。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長安與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下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推出,新車很可能基于EMP2平臺打造,定位為一款中型純電SUV,內部代號或為“E11”。
華為的技術支持、長安汽車的車體車型構造及寧德時代的電池,三個行業(yè)頭部企業(yè)究竟會造出什么樣的高端智能汽車,我們拭目以待!
而華為的目光似乎并未只放在長安一家企業(yè)上,12月16日,華為與奇瑞在蕪湖簽訂了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協議表明,雙方將在云計算、大數據以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將在5G應用場景方面進行深入探索研發(fā)合作,例如自動駕駛、5G+V2X等方面。
華為今年不斷地與新能源車企合作,到目前為止,也算是一只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站穩(wěn)了。
總結
將領的眼光從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戰(zhàn)場,更多的是未來以及廣闊領域的布局與籌謀。華為的步伐也從單純的數碼類逐漸滲透到能源、醫(yī)療、教育及汽車等領域。他的版圖一步一步地擴張至全世界,用自身的技術去征服每一個行業(yè)。未來不管華為再傳出與哪些從未涉及的行業(yè)聯合研發(fā)產品技術,相信大家會逐漸習以為常并說出一句:華為嘛,正常。
聲明: 本網站所發(fā)布文章,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VX:pxebattery)